专访李俊峰主任——践行碳中和 轨道交通可担重任 2021-12-22


践行碳中和 轨道交通可担重任

——访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

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

学术委员会

李俊峰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全球性生态危机之一。工业革命200多年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还包括甲烷、一氧化二氮和氯氟碳化合物等),这些温室气体形成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受此影响,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挑战,世界各国正在携手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就在不久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轨道交通作为环保、节能的‘绿色交通’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也是交通领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在谈到轨道交通助力碳中和时,李俊峰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向记者介绍:“轨道交通以电能为动力,把轨道交通作为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将有利于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促进交通领域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身为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长期从事能源经济和能源环境理论的研究,先后组织并主持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和国家新能源规划的起草工作,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能源法案、能源法草案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重要文件的研究和起草工作,组织过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问题研究等重大的国家发展研究课题。他透露:“实现碳中和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终极目标,其目的是推动全球的发展转型。目前我国正在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积极响应全球减排号召,与全世界一起努力,把一个美丽的、安全的地球留给子孙后代。”
那么,对于轨道交通而言,在助力交通碳中和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举措?接下来还将在哪些方面为碳中和发力?轨道交通将如何进行能源转型技术创新?带着这些问题,近日《世界轨道交通》对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



轨道交通被委以重任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简单地说碳中和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也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关注的重点领域。“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交通运输行业需要做好布局,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零碳’之路。”李俊峰告诉记者:“轨道交通作为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实现交通行业碳中和过程中被委以重任。”他详细介绍了轨道交通行业在铁路线网、铁路货运、城市轨道交通等方面的减排措施。
铁路线网方面,以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降低道路交通出行碳排放。在《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要在2035年实现铁路网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效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枢纽衔接顺畅,网络设施智慧升级,有效供给能力充沛。并且在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城镇化地区统筹规划建设城际和市域(郊)铁路,优先利用高铁、既有铁路通道资源服务城际、市域客运需求,形成城市群内2小时城际交通圈,都市圈、特大及超大城市1小时市域通勤圈。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
目前,京津翼、长三角、大湾区等几大城市群、都市圈都在根据《纲要》制定的目标,大力推进“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现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为骨干的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各中心城市之间也已开通了高铁动车,可享受1小时至1.5小时的城际高铁通勤服务。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将总体形成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
铁路货运方面,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减少交通运输领域污染物排放。“公转铁”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之一,主要内容是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从公路运输转到铁路运输上来。铁路单位货物周转量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仅为公路的1/7和1/13,这说明铁路运输在节能环保、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目前,铁路部门正在积极响应“公转铁”政策,大力推行货运体制改革,制定“货运增量”战略,创新运输方式,重筑铁路货运绿色通道。据相关数据显示,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已由2016年的7.7%提高到2020年的9.9%,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推进“四网融合”建设,减少各种交通工具换乘中的碳排放。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目前,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正在以交通枢纽无缝衔接、服务一体运营为建设重点,实现各种交通工具的互联互通。以北京为例,已经开通的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工程,北京市以大兴国际机场为中心打造“五纵两横”交通网络,其中“五纵”为轨道交通大兴国际机场线、京雄城际铁路、京开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两横”为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廊涿城际铁路(在建)。“五纵两横”交通网不但可满足旅客出入机场的交通需求,同时也成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主骨架。
“为了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巴黎协定》的目标范围内,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需要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世界各国都需要对交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一系列举措,在大幅度减少燃油车的使用,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同时,也为交通领域碳排放尽快达到峰值,降低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早日实现碳中和添砖加瓦。”李俊峰感叹道。



三方面升级助力碳中和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轨道交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也已将近8000公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让我国交通早日实现碳达峰多了一份底气,‘十四五’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制定并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当记者问起“十四五”期间,轨道交通还将在哪些方面为碳中和发力时,李俊峰从能源利用、规划设计、市场开发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能源利用上,需要降低燃油消耗量,促进行业生产、运营、管理等各环节的节能减排,探索新能源应用。在降低燃油消耗量方面,目前我国铁路燃油年消耗量已从最高峰的1985年583万吨下降到231万吨,降幅达60%,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6万吨。国家铁路电气化率也达到了70%。接下来,还需要加大电气化改造,进一步降低内燃机车的燃油消耗量。行业生产、运营、管理方面,要形成节能减排生产系统,提高运营设备的效率或改变运行方式降低电力消耗,建设科学的节能减排评价体系,通过设备监理、咨询服务来对轨道交通节能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推广、管理。新能源方面,探索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轨道交通行业的使用场景。如上海地铁将车辆段屋顶闲置空间改造成为了光伏发电场。2020年上海地铁年度总耗电量已超过23亿度,而地铁光伏总发电量已经相当于上海地铁用电量的1%多。目前,上海地铁已有10个车辆段完成了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后续将有更多的地铁基地进行光伏项目的建设,为上海地铁庞大的运营网线持续增添绿色动能。
规划设计上,要“以人为本”,通过设计优化方便出行,加强各种交通工具的融合联通,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综合开发利用,扩大居民活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车站地址选择、地铁口设计都应“以人为本”,方便出行。以法国为例,法国地铁不超过五百米就有一个地铁口,并且地铁的每一个出口都设计在居民区或人流密集地。北京由于历史原因,早期地铁规划设计相对落后,许多地铁站远离居民区,无法让居民就近搭乘。为了更好的服务出行,近些年北京市政府部门及建设单位高度重视新线设计,在线路规划、换乘距离、换乘方式、无障碍换乘等方面也进行了更加人性化的探索和改进。其次,加强轨道交通其他各种交通工具的无缝衔接设计,打造可实现“零换乘”的大型交通枢纽。尽管现在很多交通枢纽如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北京大兴机场交通枢纽等已经进行了无缝衔接设计,但乘客在换乘各种交通工具时,还需要步行一段距离,甚至需要走出交通枢纽才能进行换乘,无法像国外大型交通枢纽那样,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可以在交通枢纽内直接换乘。最后,加大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的居民区或者商业区设计,让车站变成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在这方面香港的TOD模式最具代表性,我们上海、成都、广州的一些车站中心广场设计也借鉴了香港模式。
在市场开发上,要扩大轨道交通在交通运输市场上的份额,提升运输服务水平。一是要加快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让更多的地区可以享受轨道交通出行运输服务。二是在物流方面,继续加大“公转铁”扶持力度,争取将三分之一的货运量转移到铁路上来。另外,铁路物流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分发体系,现实点对点的上门服务,提高铁路运输服务效率。
“碳中和的本身是一场科技创新的竞赛,一切问题都要通过创新加以解决。轨道交通作为我国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更应该大胆创新,用新思维、新技术在能源利用、规划设计、市场开发上加快我国轨道交通的进步升级,在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同时,也为碳中和提供了新的科技力量。”李俊峰对轨道交通实现碳中和充满了期望。



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长脸儿,高个儿,头发灰白,衣着讲究又不张扬,一张口还带着些山东口音,笑起来眉眼里既笃定又慈祥,这是记者眼中的李俊峰。多年来,他一直在积极推动中国的能源转型。他在不同场合强调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是围绕能源转型进行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增长方式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转型,而非只是能源问题。
当前,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占全球GDP总量7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全球将对能源转型展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我国各个相关领域都在加快对新能源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轨道交通行业也对太阳能、氢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进展,如太阳能、氢能源列车的研发,光伏车站的运用等。李俊峰在肯定轨道交通创新的同时,也对记者道出了他的担心,他认为,真正的创新不在于花样翻新,不在于标新立异,更不在于哗众取宠,而在于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此外,技术创新都需要时间和成本,一定要有庞大的市场为技术创新做转化,才让更多人从中获益,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能源转型。
“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真的不需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一步一步来,积跬步至千里,脚踏实地的发展建设,相信我们的能源转型及碳中和目标,一定能从梦想变为实现。”李俊峰语重心长地呼吁。
 


改革开放40年,我们走完了发达国家200年工业化的路程,完成了社会工业化转变,大大的缩短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未来我们也应该有能力用最短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50年或者70年走完的碳中和的路程。谈到未来的工作计划时,李俊峰这位亲历了中国能源转型各个关键时期的资深专家郑重而坚定地向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离实现碳达峰目标只剩下1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也只有不到40年时间,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这期间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是前所未有。我愿意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我国早日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继续努力拼搏、奋勇前行!”

人物简介

李俊峰,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982年毕业于山东矿院(现山东科技大学)电气工程系。1982年至2011年,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所长助理、副所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2011年至2016年,担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主任。2016年至今,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17年1月被授予第九届扎耶德未来能源终身成就奖。

长期从事能源经济和能源环境理论的研究。曾任“十五”国家高技术863计划后续能源主题责任专家和国家高技术973计划氢能专题顾问,组织了我国“十五”期间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高技术计划的实施等工作。




文章来源:《世界轨道交通》杂志

         声明:转载此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XML 地图